查看原文
其他

从接受到研究!看教育学院教授李同胜如何振兴乡村教育

新媒体中心 临沂大学 2019-05-25

1978年12月,现任临沂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李同胜还是一位高中生,他在接受了村级小学、村联办初中的七年乡村教育之后,考入了原临沂县相公中学(即原临沂第四中学)读高一。


两年后考入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开始了从学数学到学教育学、从教数学到教教育学、从接受乡村教育到研究乡村教育的教育求索之路。


1978年高中招生准考证


1980年高考成绩通知单


1980年高考准考证


1982年与大学同学毕业合影留念(后排左一)


1982年与大学同学合影(右为郯城大唐学府校长王勇基)


数学系里的迷茫青春

1980年16岁高中毕业,对考大学如何填报志愿是没有任何认识的。大学一年级的生活是莽莽撞撞的,对未来的道路和将要从事的教师行业是迷茫的,既无法想象将来当了教师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属于自己的看似漫长的未来之路究竟通往何处。


偶尔一次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才问题广播讲座”的一段话,似乎明白了当老师原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接下来开设的《教育学》课程,张群力老师总是拿出一张张资料卡片,讲述一个个教育家的教育案例;再后来开设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杨燕钧老师总是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语言演绎出一段段生动的数学教学片段……。


于是,要当一名好数学老师的梦想就在朦朦胧胧中产生了。不但认真学习课内知识,课外还阅读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美的探索》等书籍,当年的读书笔记由张群力老师亲自装订并题写书名,仔细保存至今。


1989年沂水职教中心为职工培训班上课


2006年与乡村小学生对话


2010年济南华山中学讲座


乡村中学的三年实践

1982年7月15日,李同胜乘上学校统一派遣毕业生的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来到了沂水,第二天被分配到沂水县四十里铺中学(即原沂水三中),开始了他“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教育人生。


随着优秀师资和生源向县城集中,当时学校出现了招生难的现象,23名与自己几乎同龄的农村学生组成了高一班,李同胜担任他们的数学课和班主任(同时兼任初一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校没有自来水、没有长明电,学生晚自习后需要点上煤油灯备课、批改作业,特别是周末的晚上校园更是漆黑一片。


远离家乡,又没有任何杂务负担的单身校园生活,使李同胜把全部的时间用在了学生身上,课上课下打成一片。


每天的数学课堂兼顾每一学生的学习状况,每周一次的班会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每个周末与家近来校学习的学生亲密接触。课外带领学生爬浮来山,组织学生对往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并刻印成册、开展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一本本备课本、班主任工作记录本保留至今,成为他日后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根基。


2011年大庆师范学院讲学


从数学老师到教育学老师

1985年8月,刚刚组建一年的沂水县教师进修学校缺少教育学课程师资,李同胜被调到了这所学校担任教育学、心理学老师。


他学着老师的样子,每节课带着资料卡片进入课堂,用许多生动的教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理论的抽象结论,这位没有科班出身但已积累了大量教育实践资料的教育学老师,还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1987年的春天,在不经意中李同胜发现了《大众日报》上登载的山东教育学院的招生简章,他积极准备应考,成为该校教育管理系第一届本科进修学员。


两年的收获是丰满的,除了课堂学习,他课余系统阅读了布鲁纳、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经典名著,每周都跑新华书店购置了大量教育理论书籍,实现了从要当一名好数学老师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转换。


2015年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汇报


十年乡村教改实验路

1989年8月从山东省教育学院毕业以后,李同胜被调到了临沂师专中学教学研究室工作。


在当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杨燕钧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关心下,他与研究室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践行“校县结合,共育合格农村初中教师”的大师专教育理念,常年奔波在通往乡村学校的泥泞道路上,系统开展了送教下乡、教改实验,召开毕业生返校年会和听课、评课等系列活动。


其中李同胜主持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也被称为“五步启发式数学课堂教学”),以乡村教师“易接受、好操作”为宗旨,受到了一线老师的普遍欢迎有关研究报告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5年市直机关工委三八节家庭教育讲座


乡村教育的根砥在乡土

2001年,随着临沂师专升级为临沂师范学院,李同胜来到教育与管理科学系继续教授教育学的相关课程,而此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成为他自觉从事乡村教育研究的转折点。


在郯城县大唐学府的一场讲座上,一位教师提出“农村教育什么时候能赶上城市教育”的疑问,引发了他关于乡村教育的思考。回到家,按照当年城乡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计算,如果仅以此项指标来看,城乡差距的消失将需要三十多年。


可这三十多年的乡村孩童不仅不能中断教育,更需要接受优质的教育。难道乡村教育就一定是弱者的形象吗?作为一位生在乡村、长在乡村的草根学者,他能够领悟到乡村文化的深邃和厚重、感到乡土育人资源的巨大潜能。


让他渐渐明确了一个思路:乡村教育的根砥与优势其实还在本土,“生活即是教育”,那种“乡村向城市看齐”的想法其实忽视了乡村潜在的教育资源优势,乡村学校发展要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秉承临沂大学薪火相传的师范教育传统,沐浴学校“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李同胜主持申请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正式获批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他们由高校教师和乡村一线教师联合组成研究团队,历经5年时间,课题成功通过验收,一部30多万字的专著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虽然没有玄奥的理论,但其中扎实的乡村教育教学案例的呈现足以打动人心——原来乡村并不缺乏与城市相当的教学资源,那些隐藏在泥土、树叶、石块、河流、湖泊里的教育资源,乡村几乎俯拾皆是,并且在很多农村学校已经成功实践并形成了典型的范例。


2015年市直机关工委三八节家庭教育讲座


2018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教师培训

为“乡村教育人”点赞

多年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使李同胜认识了很多常年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他们是合作的伙伴,也是生活的挚友。


从他们身上李同胜深深感受到了乡村教师人性的光辉和品质的可贵。于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诞生了:讲述乡村教育人的故事,从乡村教育亲历者的草根视角揭示乡村学校固有的特质和意蕴,探索乡村学校发展与变革的内在规律。


2016年李同胜又成功申请了《草根视野下乡村学校变迁的教育叙事研究——以沂蒙山区乡村学校七十年发展历程为例》(批准号16YJA880022)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他计划走访100名乡村老教师,走进100所乡村小学校园。


为“乡村教育人”树碑立传,为那些处在教育最基层的默默无闻者点赞,他认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章来源于临沂广播电视报,内容仅供参考



 ✪ 热门文章推荐:


投票||2018年度主题摄影大赛开始啦

临大有一群天使,献出的都是37℃的爱!|| 临大人的一天

双十一还在拼手速?临大店铺限时上线!还不快来买买买!(内附临大人双十一购物调查表!)

晚秋觅踪|满园尽是黄金甲,不负深秋不负卿


 LINYI 

| 讲述临大 聆听临大|


图文来源 | 临沂广播电视报

值班编辑|任则寒

责任编辑|刘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